爱你 发表于 2025-1-24 21:00

第1719-2章 乾德八年,群臣劝进

随着养尊处优多年,宝钗言谈举止之间也多了几许雍容华美的气度,纵是一个不悦的皱眉,也让薛姨妈心头打了一个突儿。

薛姨妈讪讪一笑:“我就是这么一说,这不是……为你着想的嘛。”

宝钗皱眉说道:“妈如是为我着想,这种话以后断断不可再说半句。”

薛姨妈面上悻悻然。

宝钗柔声道:“妈,先将茁茁抱过来,我抱抱吧。”

薛姨妈闻听此言,“嗯”了一声,解释说道:“我也没有别的意思,就是想着茁儿年岁也不小了,也该为他操点心才是了。”

而就在这时,一个秀发青丝如云,年轻貌美的丫鬟从外间进入厢房,温声说道:“姨太太,卫王来了。”

说话之间,就见那蟒服青年从外间举步而入,细细碎碎的日光扑打在那张俊朗、白皙的脸庞上,柔和了线条的冷峻。

宝钗起得身来,抬眸看向贾珩,快步行至近前,声音轻柔几许道:“王爷。”

贾珩问道:“薛妹妹,这会儿在做什么呢?”

宝钗笑了笑,低声说道:“珩大哥,和妈说说话呢。”

贾珩点了点头,转眸看向一旁的薛姨妈,心头微动。

薛姨妈不定又在向宝钗灌输什么谋算东宫的主意。

薛姨妈起得身来,脸上堆着热切的笑意,说道:“你和宝丫头在这儿好好说话,我去外面看看。”

贾珩这会儿从薛姨妈手里一下子抱过那孩子,脸上笑容不减分毫,只是收敛几许,问道:“刚刚说什么呢。”

宝钗声音轻柔几许,解释说道:“倒也没有说什么,就是说一些茁儿的事儿。”

贾珩捏了捏自家儿子贾茁的脸蛋儿,笑了笑,转过脸看向宝钗,问道:“那刚刚是不是还说到了你秦姐姐的事儿吧。”

宝钗:“……”

王爷果然洞察人心,什么都知道的。

宝钗道:“王爷,我已经叱责过妈了。”

贾珩点了点头,将手里的孩子贾茁递给一旁的丫鬟,凝眸看向宝钗,轻轻揽过宝钗的一侧肩头,低声说道:“这件事儿过去也就是了,倒也不必太过担忧。”

宝钗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似是随意说了一句,说道:“今日听外间人说,征西将士对王爷山呼万岁。”

贾珩道:“下面军将急于获得拥立之功,故而在城门楼下山呼万岁,我也颇为意外,先前并未收到风声。”

宝钗道:“王爷是要现在登基吗?”

贾珩道:“明年吧,大约再等一年。”

宝钗芳心不争气地跳了一下,问道:“王爷,此事可有凶险?”

“难说,不过如今天下各地的督抚已经撤换成我的亲信之人,而文武群臣也多是心向于我,如今也之能做到这一步。”贾珩端起一只茶盅,轻呷了一口道。

当然时间越往后,他越会水到渠成,但和洛儿的关系也会越来越难处。

宝钗声音温宁中带着丝丝缕缕难以抑制的喜悦,说道:“王爷乃为当世人杰,文韬武略,无一不精,如果登基为帝,天下百姓也会心向王爷的。”

贾珩道:“如今大汉这几年五谷丰登,百姓安居乐业,有道是,得民心者得天下,纵然改朝换代,对百姓也无任何不同。”

除非之后,他倒行逆施,将天下搞得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,直接影响到百姓的切身利益。

宝钗点了点头,说道:“王爷说的是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如今陈汉皇室已失却天下人心,所谓天命元元,五行更替,如今也到了改朝换代之时。”

贾珩感慨说道:“鼎故革新,自人心而始,自人心而终,如今华夏九州站在历史潮头,也不该再由过去之人掌管。”

如果华夏民族将来要屹立于民族之林,乃至与西方文明争雄,那么华夏这艘大船就不能再由陈姓掌舵。

哪怕是他的血脉,也没有这个眼界。

只有他这个后世之人,才能将华夏这艘大船在未来的星辰大海当中扬帆起航,乘风破浪。

宝钗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握住贾珩的一只手,说道:“王爷。”

贾珩转过头来,凝眸看向宝钗,道:“薛妹妹,昔年说带着你和林妹妹一块儿去江南,后来因琐事种种,一直空闲不下来,等来日之后,泛舟江南,倒也是一桩。”

宝钗“嗯”了一声,翠羽如黛的修眉之下,晶莹剔透的美眸沁润着柔波潋滟。

听珩大哥的意思是,他们到时候还要下江南呢。

……

……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第1719-2章 乾德八年,群臣劝进